2016年8月10日星期三

引言


在《學會學習—課程發展路向》報告書中,把德育及公民教育定為四個關鍵項目之一,希望學校落實推行,使學生在個人及群性發展方面有所成長,並以堅毅、尊重他人、責任感、國民身份認同、承擔精神、誠信及關愛七種價值觀和態度為培養重點,裝備學生迎接廿一世紀的挑戰。有關課程發展的文件建議學校教學以學生為本,並鼓勵學生從生活經歷中學習。

本校課程以正規課程形式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,採用生活事件模式編寫課程,
目的是讓學生對日常生活作深入觀察、反思及討論,使他們從不同角度分析及探討價值,建立正確的態度。這種以學生為本的學習方法有助他們把學習與生活結合。

本校的生活教育課程教節涵蓋人文教育的課題,例如個人成長及健康生活、家庭生活、學校生活、社交生活、社會生活及工作生活,有鑑於青少年成長前後期的差異,中一至中六級的教節設計會根據該級同學的成長特性、需要和經常面對的生活難題,去設計每一個教案。故此各級的教節會分佈在不同重點主題,而某些議題則以「螺旋式」設計,安排每級作不同程度的討論。
 
透過不同課題,激發學生主動認識與生活相關的事件,並反思當中蘊含的不同價值觀與態度,如責任感、尊重他人、國民身份認同等等。從探討這些生活事件,老師可與學生討論德育、公民教育、性別教育、環保教育、傳媒教育等議題,以幫助學生培養有關的知識、能力、價值觀和態度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